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浙江省某智能电子零部件及机械配件加工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三、项目建设地点
四、项目建设内容
五、项目建设周期
六、项目产品
七、项目总投资
八、资金筹措
九、研究结论
第二节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三、研究范围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一、政策背景
1、国家政策背景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指出:使用寿命25万公里以上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汽车关键零部件:数字化仪表、电控系统执行机构用电磁阀、高强度钢车轮;轻量化材料应用:高强度钢、铝镁合金、复合塑料、粉末冶金、高强度复合纤维等;先进成形技术应用:激光拼焊板的扩大应用、内高压成形、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柔性滚压成形等;环保材料应用:水性涂料、无铅焊料等属国家鼓励类的发展行业。
《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大技术升级和新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提升产品质量。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改善品种、提高质量,防止盲目扩大生产能力。要提高汽车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能力,结合生产线改造,增加在线检测设备。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9年修订)》
……
二、经济背景
三、市场背景
四、社会背景
五、投资方背景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第三节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立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涉及面广,前后产业链长,带动相关产业的作用大。中国的汽车零售额,特别是规模以上的汽车零售额,已占到了社会消费品总额27%。也就是说,社会消费1元,就有0.27元是汽车贡献出来的。因此,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拉动消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二、产业集聚效应将促进项目发展
三、城镇化将拉动项目未来市场需求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产销量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一位。但就中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来看,我国人均汽车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较高的提升空间,相对于一线城市区域饱和的汽车市场,中国的中小型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汽车的应用比例处于更低的水平,发展空间比较广阔。
……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第一节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一、全球汽车产量稳健上涨
二、国内汽车产销量逐年上涨
三、国内汽车进出口数量整体呈上涨趋势
四、国内汽车需求增长空间大
第二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一、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监管体制
项目所处行业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汽车行业的子行业。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管理采取国家宏观调控及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上述部门及组织主要职责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通用机械、汽车、民用飞机、民用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的行业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行业经济运行跟踪分析;组织制、修订汽车工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法规,组织宣传贯彻各项技术标准并提供有关建议;依法进行行业统计,收集、整理、分析行业技术与经济信息;跟踪了解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动态和技术进步趋势,并通过信息发布会、网站、期刊等多种途径为企业、政府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
二、项目所处行业市场格局
三、项目所处行业进入壁垒
1、规模效益限制壁垒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行业。企业先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机器设备、厂房、仓库等固定资产投入,而只有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通常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能力达到一百万甚至几百万台的规模)才会使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提高,边际生产成本下降,规模效益逐步显现,从而带来成本上的优势。同时,由于产品可靠性的提升过程、通过供应商认证考核过程等所需时间较长,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规模化生产,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对企业的盈利形成重要影响,对新进入企业构成重要障碍。
2、资本成本壁垒
……
第三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第四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第五节 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项目产品方案及生产工艺
第一节 项目产品介绍
第二节工艺技术及设备方案
一、工艺流程
二、主要设备
三、主要原辅助材料及用量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区位条件
第一节 项目选址要求
一、选址要求
二、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分析
第二节 项目区位条件
一、项目所在产业园概况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三、区域经济
四、基础设施概况
五、交通概况
第三节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第一节 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
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1、从总体出发,与总体规划衔接,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充分让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综合处理立面效果;考虑具体使用的要求,创造出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提供给人们较好的工作活动空间;空间处理手法合理,强调空间的收放及各种空间的独立和统一;整体力求简洁风格,在挺拔中洋溢着一种阳刚向上的城市激情。
2、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确定建筑的空间布局及结构形式。
3、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配套建设各项设施。
4、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5、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
二、项目建设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法规和现行防水、抗震规范。本着方便生产、节约用地、降低造价的原则,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及地区条件,合理布置生产厂房及附属设施。在满足环保、安全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整齐、美观,减少占地面积。
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基地所处的环境和区位,合理布局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在充分考虑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在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前提下,把实用、经济的原则与美观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强调规划布局的完整统一,在有限的用地空间内多方式合理组织内部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及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
1、按照作业性质的不同,对厂房进行合理布局,并使有相关作业的各分区之间具有良好的联系。
2、按照安全、消防、环保等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确定厂房及构筑物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尽量减少站内各类装卸储运作业的相互干扰,保证作业安全。
3、根据项目建筑物性质及其功能,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交通状况,因地制宜,力求总平面布置合理、紧凑、节约用地。
4、充分考虑厂区的绿化和环境保护要求。
5、厂房外形设计力求表现出简洁、明快、新颖的现代化建筑特征。
……
三、项目建设内容
四、项目建设地点
第二节 总图布置
第三节 公辅工程
一、设计依据
二、电力
三、给水
四、水电管网
五、防水工程
第七章 项目环境保护
第一节 执行标准
第二节 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一、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
二、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
第三节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八章 项目能源节约方案设计
第一节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第二节 编制原则和目标
第三节 节能措施
一、建筑节能措施
二、给排水节能
三、电气节能与环保
第四节 项目能耗分析
第五节 项目节能分析
第九章 职业安全与卫生及消防设施方案
第一节 设计依据
第二节 劳动保护
一、项目建设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
二、运营过程中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第三节 消防设施及方案
一、设计标准及规程
二、建筑
三、给水消防
四、电气消防
五、暖通、空调消防
第四节 防范措施
一、主要技术措施
本项目认真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在设计中以消除隐患、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发生前提。从总图布置、建筑防火、电力设施消防设计、火灾报警和灭火器的配置等方面,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
1、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建筑物内部的防火分区划分及安全疏散的距离要均严格按照防火规范执行。
2、根据规范要求,设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按有关规范规定防护等级设防,一旦有火灾发生,火灾控测器可迅速将火警信号传至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器经分析处理后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组织人员疏散,扑灭火灾,达到预防火灾,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
3、按建筑物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供电负荷等级,火灾照明和疏散指示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穿管保护。
二、主要管理措施
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及劳动定员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原则说明如下:
1、项目执行机构具应备强有力的指挥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机构层次和运作方式能满足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要求。
3、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适应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要求,能承担项目建设、正常运营的责任。
4、机构精简,扁平化管理。
5、工作人员配置少而精,一专多能,一职多用。
根据精干高效、专业分工和相对均衡的原则设置完整的组织机构,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详见组织机构图:
二、项目实施管理
三、资金与信息管理
第二节 劳动定员与人员来源
一、公司用人原则
二、劳动定员
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进度
第一节 项目施工组织措施
第二节 项目实施及总体开发进度
第十二章 项目预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 估算范围
第二节 估算依据
第三节 编制说明
第四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建筑工程改造及新建费用
二、设备购置费
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四、不可预见费用
五、项目流动资金估算
六、项目总投资估算
第五节 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 评价依据
第二节 营业收入及税金测算
第三节 成本费用测算
第四节 利润测算
第五节 财务效益分析
一、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二、财务净现值fnpv
三、项目投资回收期pt
四、总投资收益率(roi)
第六节 敏感性分析
一、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六节 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四章 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第一节 项目开发的运作风险及防范
一、运作风险及防范
二、工程风险及防范
第二节 项目本身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性风险
二、市场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不可抗力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十六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
1、切实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和组织,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制定战略规划,将项目建设步骤细化到实施层面,逐层逐次开展工作。
2、项目建设和设备配置一定要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进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共同组成项目监督组。监督组对资金管理、建设材料、设备和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
3、做好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营工作,努力做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回报工作。
4、进一步落实建设资金,加快工作进度,以便项目顺利实施。
5、尽可能节约投资,并且主要设备提前定货,确保建设进度。
6、建设中引进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形式择优选择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以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按预期计划得到控制,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浙江省某智能电子零部件及机械配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